基本信息
挺身而出
发音:tǐng shēn ér chū
简拼:tsec
类型:褒义成语
结构:偏正式成语
正音:挺,不能读作“tínɡ”。
辨形:挺,不能写作“铤”。
辨析:~和“自告奋勇”;都含有“不害怕危险;主动出来”的意思。但~偏重指在危急时刻主动走出;“自告奋勇”偏重指在一般情况下主动地提出来。
用法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出处:《旧五代史 周 唐景思传》:“后数日城陷,景思挺身而出,使人告于邻郡,得援军数百,逐其草冠,复有其城,毫民赖是以济。”
解释:形容遇到危难时;勇敢地站出来;担当其任。挺:挺起身来;勇敢刚毅的样子。
示例:有的挺身而出,被关在拘押所里。
唐朝初期,皇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妒忌秦王李世民的威望,联合密谋要杀害李世民。李世民得到密报,先下手为强,在玄武门出其不意杀死李建成、李元吉。他们的部下率军攻打玄武门,守将敬君弘挺身而出,英勇杀敌,最后壮烈牺牲。
与挺身而出相关的成语
与挺身而出相关的谜语
谜语 : 躲 —— 打一成语
暂无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