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
相习成俗

发音:xiāng xí chéng sú

简拼:xxcs

类型:中性成语

结构:紧缩式成语
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出处:清·戴震《孟子字义疏证·理》:“今虽至愚人,悖戾恣睢,其处断一事,责诘一人,莫不辄曰理者,自宋以来,始相习成俗。”

解释:习:习惯于。相互因袭,而形成一种习俗。

示例:广州周街都是凉茶铺,广州人代代流传、相习成俗,时至今天。

曰:六经、孔、孟之言以及傅记群籍,理字不多见。今虽至愚之人,悖戾恣雎,其处断一事,责诘一人,莫不辄曰理者,自宋以来始相习成俗,则以理为“如有物焉,得於天而具於心”,因以心之意见当之也。於是负其气,挟其势位,加以口给者,理伸;力弱气慑,口不能道辞者,理屈。呜呼,其孰谓以此制事,以此制人之非理哉!即其人廉洁自持,心无私慝,而至於处断一事,责诘一人,凭在己之意见,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,方自信严气正性,嫉恶如雠,而不知事情之难得,是非之易失於偏,往往人受其祸,己且终身不寤,或事後乃明,悔已无及。呜呼,其孰谓以此制事,以此治人之非理哉!天下智者少而愚者多;以其心知明於众人,则共推之为智,其去圣人甚远也。以众人与其所共推为智者较其得理,则众人之蔽必多;以众所共推为智者与圣人较其得理,则圣人然後无蔽。凡事至而心应之,其断於心,辄曰理如是,古贤圣未尝以为理也。不惟古贤圣未尝以为理,昔之人巽於今人之一替口而曰理,其亦不以为理也。昔人知在己之意见不可以理名,而今人轻言之。夫以理为“如有物焉,得於天而具於心”。

指相互因袭,而形成一种习俗。

习:习惯于。相互因袭,而形成一种习俗。

与相习成俗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