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
异涂同归

发音:yì tú tóng guī

简拼:yttg

类型:中性成语

结构:偏正式成语
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同样达到目的。

出处: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论儒》:“圣人异涂同归,或行或止,其趣一也。”

解释:通过不同的道路,到达同一个目的地。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。

示例:这两位政治家改良社会的设想方法不同,但异涂同归,都希望有一个理想的社会出现。

异涂同归

御史说:伊尹以厨师的身份侍奉商汤王,百里奚因养牛有方结交秦穆公,开始都是随便附合的,后来他们得到信任,才协助君主建立了霸王的事业。像这样,什么话不听从?什么办法不实行呢?所以,商鞅开始用王道劝说秦孝公,孝公不采纳,就讲富国强兵的道理,终于建立了功业。邹衍开始用儒术游说各国国君,没有被采纳,后来用阴阳五行“五德始终”说,来说明国家兴衰,终于名声显著。所以,马只要能行走千里,就不一定非要胡、代的良马;士人贵在做事成功,而不在于能说会道。孟轲墨守陈规,不识时务,所以受困于梁、宋。孔丘能方不能圆,不会通权达变,所以在黎丘挨饿。现在你们这些后世的儒生,努力修治德行,经常碰钉子,还说不这样不行。

自从周朝建立以来,已经一千多年了,你们还只讲文王、武王、成王、康王,每发议论,都要参照他们中的某一个,把办不到的事拿出来加以赞扬,这就好像瘸子,嘴上说走得远,而实际上却不能走一样。有才智的人可以采取不同的途径取得同一的结果,不管他们做或不做某件事情,其最终目的是一样的。商鞅虽然变法改革教化,目的在于使国家强盛,使人民有利。邹衍运用“五德始终”变化的学说,也是为了达到“仁义”的目的。祭仲牺牲自己的主张,采取权宜之计行事,是识时务啊。所以受点小委曲,得到大伸张,是君子的做法。如今你们见识浅薄而又固执,死守儒道,像尾生那样死不回头,在你们看来,就是晋文公用权势使诸侯尊重周室,也是不值得称道的,管仲蒙受耻辱辅佐齐桓称霸,也是不值得称赞的。

孟轲守旧术,不知世务,故困于梁、宋。孔子能方不能圆,故饥于黎丘。今晚世之儒勤德,时有乏匮,言以为非,困此不行。自周室以来,千有余岁,独有文、武、成、康,如言必参一焉,取所不能及而称之,犹躄者能言远不能行也。圣人异涂同归,或行或止,其趣一也。商君虽革法改教,志存于强国利民。邹子之作,变化之术,亦归于仁义。祭仲自贬损以行权,时也。故小枉大直,君子为之。今硁硁然守一首,引尾生之意,即晋文之谲诸侯以尊周室不足道,而管仲蒙耻辱以存亡不足称也。

通过不同的道路,到达同一个目的地。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。

通过不同的道路,到达同一个目的地。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。

与异涂同归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