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束之高阁
发音:shù zhī gāo gé
简拼:szgg
类型:中性成语
结构:偏正式成语
正音:之,不能读作“zī”。
辨形:阁,不能写作“搁”。
辨析:~和“置之不理”;都有“放在一边不理睬”的意思;但~多指闲置不用或不管;语义范围大;“置之不理”只偏重于“不理睬”;语义范围小。
用法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出处:《晋书 庾翼传》:“此辈宜束之高阁,俟天下太平,然后议其任耳。”
解释: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。比喻放着不用。
示例: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,只是把它空谈一阵,束之高阁,并不实行,那末,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。(毛泽东《实践论》)
庚翼是东晋人,他从小就有过人的才智和远大的志向,作战中屡立奇功,被封为都亭侯,官至征西将军。与他同时代的殷浩也很有才能,而且长于高谈阔论,20岁的时候,就出了名,后来做了扬州的刺史,不久又调任建武将军,都督扬、豫、徐、兖、青五州的军事,但是在讨伐放昌和洛阳敌人的战役中,却屡打败仗,被革了职。后来有人向庚翼建议,让殷浩重新出来做官,庚翼对此不以为然,他认为殷浩是一个徒有虚名的清谈家,只会高谈阔论,而没有真才实干,于是带着鄙夷的神情说:“他像无用之物一样,只好把他捆起来放到高楼上去,等到天下太平后,再来考虑任用他。”
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。比喻放着不用。
与束之高阁相关的成语
与束之高阁相关的谜语
谜语 : 藏书楼 —— 打一成语
暂无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