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君辱臣死
发音:jūn rǔ chén sǐ
简拼:jrcs
类型:中性成语
结构:联合式成语
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指旧礼教规定。
出处:《国语·越语下》:“臣闻之,为人臣者,君忧臣劳,君辱臣死。”
解释:封建礼教认为,帝王遭受耻辱,臣僚应当死节。
示例:帝王的脸面没了,国家的脸面也就没了,自古就有君忧臣劳,君辱臣死。
反至五湖,范蠡辞于王曰:“君王勉之,臣不复入越国矣。”王曰:“不谷疑子之所谓者何也?”对曰:“臣闻之,为人臣者,君忧臣劳,君辱臣死。昔者君王辱于会稽,臣所以不死者,为此事也。今事已济矣,蠡请从会稽之罚。”王曰:“所不掩子之恶,扬子之美者,使其身无终没于越过。子听吾言,与子分国。不听吾言,身死,妻子为戮。”范蠡对曰:“臣闻命矣。君行制,臣行意。”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,莫知其所终极。”王命工以良金范蠡之状而朝礼之,浃日而令大夫朝之,环会稽三百里者以为范蠡地,曰:“后世子孙,有敢侵蠡之地者,使无终没于越国,皇天后土、四乡地主正之。”
封建礼教认为,帝王遭受耻辱,臣僚应当死节。
封建礼教认为,帝王遭受耻辱,臣僚应当死节。
主辱臣死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