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
犹豫不决

发音:yóu yù bù jué

简拼:yybj

类型:贬义成语

结构:补充式成语

正音:犹,不能读作“yōu”。

辨形:犹,不能写作“尤”;决,不能写作“绝”。

辨析:见“优柔寡断”(1229页)。

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处理问题;含贬义

出处: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“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。”

解释:犹豫:迟疑。决:决断。拿不定主意。

示例:在首饰柜台前,她犹豫不决,挑来选去不知买哪件好。

犹豫不决

故事一

战国时期,秦军围困赵都邯郸,赵孝成王派人向魏安厉王求援。魏将晋鄙屯兵汤阴,派人见平原君要赵孝成王同意秦王称帝,平原君犹豫不决,齐国谋士鲁仲连请平原君告诉魏国使者辛垣衍不要让秦称帝的理由,必须共同抗秦。

故事二

湖北一些方言中,都把“犹”说成“牛”,把“豫”说成“鱼”,因为关于“犹豫不决”就有这么一个民间传说。

中国汉字是由孔夫子统一规范。他的三千弟子,专门负责把规范化的字传向民间。孔夫子没日没夜地写呀、划呀,每写一个,弟子们就立即传向各地。经过三年零六个月的辛勤努力,孔夫子也不知写了多少字,有人说有三担六斗小米的颗数那么多。他想:弟子们为我传了这么多字,大概也会根据字形分辨字音了。于是提笔写下了“牛”“鱼”两字,把它们放在一起,叫了一声:“鱼、牛”——弟子们连忙把字接过去。可是这一次写的是两个字,先生没有说哪个是“牛”、哪个是“鱼”,这可把弟子们难住了,你传给我,我传给你,谁也拿不定主意;又不好再去问先生,只好根据先生念字的顺序,把“鱼”字认成“牛”,把“牛”字认成了“鱼”。又怕拿不准,这两个字传向民间的时候,弟子们总是说:“牛鱼不决。”

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,因平原君谓赵王曰:“秦所以急围赵者,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,已而复归帝,以齐故;今齐闵王已益弱,方今唯秦雄天下,此非必贪邯郸,其意欲求为帝。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,秦必喜,罢兵去。”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。

指拿不定主意。

犹豫:迟疑。决:决断。拿不定主意。

与犹豫不决相关的成语

与犹豫不决相关的谜语

谜语 : 徘徊 —— 打一成语

暂无详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