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信息
脱颖而出
发音:tuō yǐng ér chū
简拼:tyec
类型:褒义成语
结构:偏正式成语
正音:而,不能读作“ěr”。
辨形:颖,不能写作“影”。
辨析:~和“锋芒毕露”都可形容人才能全部暴露。~偏重于“出”;即显露;指原来显得并不突出;被重用之后;才显露才能;而“锋芒毕露”偏重于“毕露”;即才能完全显露。
用法: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
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使遂蚤得处囊中,乃颖脱而出,非特其末见而已。”
解释:颖:尖子。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。形容本领全部显露出来。
示例:经过艰苦努力,他的学习成绩终于在全班脱颖而出。
战国时,秦国攻打赵国。赵国平原君奉命到楚国求助,邯郸毛遂请求跟着去。平原君说:“有本事的人,在人群中,就如锥子放在布袋中,尖儿立刻露出来。你在我家已有三年,但我未听说过你的名字,看来你没有什么能耐,还是不要去了。”毛遂说:“若我真的能如锥子,放在布袋里,就会连锥子上面的环也露出,岂止只露出尖儿!”后来毛遂就跟着去,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源于姜姓,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桓公近臣竖貂的后裔,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。春秋时期的周庄王姬佗十二年(公元前685年),齐桓公姜小白在执政后一心想富民强国,在诸侯列国中成为霸主,所以也就必然要选拔一批有“经天纬地之才,济世匡时之略”的人才来辅佐他实现这个远大目标。管仲、隰朋、鲍叔牙等一大批杰出人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脱颖而出的。齐桓公死后,五个公子争相求立,竖貂与易牙等杀群吏,逐齐孝公姜昭,立齐中废公姜无诡,内讧从此扩大,竖貂也在这场政变中丧生。直到周襄王二十年(公元前632年)齐昭公姜潘即位,才彻底平息了竖貂引发的这场内乱,但齐国因此也丧失了春秋霸主的地位。
颖:尖子。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。形容本领全部显露出来。
颖:尖子。锥尖透过布袋显露出来。形容本领全部显露出来。
崭露头角、
深藏若虚、